(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赵苑旨)“雪花手其实是一种病”的话题近日登上热搜倍倍网,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晒出掌心散布的雪花状斑点,有的像撒了盐粒,有的如地图边界,评论区瞬间被“我也有”的惊呼淹没。“雪花手”究竟是健康警报还是虚惊一场?
网友晒出“雪花手”。扬子晚报图
7月22日,来自皮肤科、血液科和中医科的多位医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倍倍网,“雪花手”并非独立疾病名称,而是一个症状的描述,其背后可能对应多种生理或病理状态。
多数“雪花手”属正常生理反应。比如在寒冷的环境下,手部血管收缩就会导致皮肤变白;突然进入温暖环境,血管又会扩张,从而出现红色的斑点,但这个现象会很快消失。湖北省中医院血液病科主任陈斌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雪花手”还可能与情绪波动有关,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血管随之收缩、舒张,也会出现红斑。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吴长汶教授补充道倍倍网,符合以下特征的均属生理性反应,无需治疗:诱因明确(突遇冷热、局部受压);持续时间短(数分钟至数小时自退);无伴随症状(无痛痒脱屑)。病理性者若白斑扩大、伴瘙痒水疱、片状红斑及乏力黄疸,或合并发热咽痛等,需排查白癜风、湿疹、肝掌、手足口病等,应及时就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胡云峰说,“马歇尔-怀特综合征”(占部分案例)容易与“雪花手”混淆,其表现为血管功能调节异常,但无健康危害。若将“雪花手”直接等同于“马歇尔-怀特综合征”等具体疾病,容易引发“是否需紧急治疗”的恐慌。
“但是还是要警惕一些疾病,比如雷诺氏病。”陈斌提醒,该病是一种由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小动脉痉挛,多继发于风湿免疫性疾病,会出现手掌或者手指部分苍白甚至发紫的症状。还有手部的湿疹,也可能导致红斑丘疹,在没有破损的时候很容易被误认为“雪花手”。需要注意区分的是肝硬化患者的手掌变化。肝硬化有一个症状,俗称“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和小鱼际部位颜色发红,按压后变苍白。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
“雪花手”其实和体质还有一定关系。吴长汶表示倍倍网,“雪花手”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气血两虚或血虚风燥者常见于女性(尤其产后、经量多者)、节食者、久病体弱者;阴虚内热或血燥者多见于熬夜者、更年期女性、慢性发热病患者;脾虚湿蕴者多为嗜生冷肥甘、久坐少动者;肝郁气滞或兼血瘀者常见于高压职场人群、情志抑郁者。日常注重保暖保湿及针对性体质调理可改善,若斑点恶化或伴皮损,需中西医结合排查。
诚利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